目前分類:學生問題集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鄉約是什麼?(114同學問)

鄉約是一種宋代士大夫精神(經世致用或經世濟民)的展現。這個時候他們認為讀書人不只有讀聖賢書,還得將書中道理實踐在政治跟社會上的體悟。因此在政治上有變法,在社會上有范仲淹的義莊、朱熹的社倉、呂大鈞開啟的鄉約(課本P.104補給站3)。

北宋呂大鈞的呂氏鄉約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後來朱熹模仿他,在南宋各地也開始制訂鄉約,發揚光大。鄉約簡單來說是種「鄉里公約」,大家都自動自發遵守這些規定,維護社會秩序。到明清甚至出現「宗族鄉約化」的狀況,由政府廣泛推廣鄉約,這我們8-3講到宋代跟明清的「宗族」時會再提到一遍。你也可以先參考歷史文化網上的內容

 

2.第一題 P.107

閱讀下列有關宋學的兩項資料,選出正確的論述:

資料一:大抵聖人之學,本心以窮理,而順理以應物,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其道夷而通,其居廣而安,其理實而行自然。

資料二:本心隨時可呈現,故人並可克制其私欲,若不在此處下功夫,痛自改過,而繞出去從事別的所謂學問,則是使其心更受障礙,越學則越迷。

遇到要判別朱熹跟陸九淵思想的問題,要先瞭解朱熹是「道問學」跟「性及理」,陸九淵重視「心即理」。

其實他們的思想差異非常複雜,所以上課只能這樣簡單帶過。你可以參考下面這個比較,看不懂的話,我們再一起討論。從資料一中你可以看到這位思想家對於「窮理」的看重,認為只要順應道理來追求事物,就可以解決一切。這是程頤—朱熹一派的作法,他們講求「格物窮理」、「致知在格物」。

資料二有講到本心的修練,而不那麼重視學問,因為「越學越迷惘」,可以很清楚判別這是陸九淵的思想。


                                               共通點                                            朱熹                                     陸九淵             

以心與理作為基本範疇,肯定理與心的聯繫與統一性,並將理與心置於氣與萬物之上

認為「理」為倫理綱常,自然界萬物生長的規律,認為這個理支配自然界和人類歷史的發展  

把「心」跟「理」分做兩種修練途徑,主張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慾
心即理

主張窮理或明理

主張格物窮理(格物致知)

透過研究事物獲得知識

發自本心

朱子陸子皆言中庸之「尊德性而道問學」,只是有輕重先後之別

重視道問學 重視尊德性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一題  為什麼P98.單選第六題不能選C(112同學問)

這題在問中國有一個朝代因商致富的人大增,甚至出現拜金的風氣。這題只能選晚明,原因是因為宋代雖然商業發達,但還沒有到商品經濟跟專業市鎮的擴大化。頂多就是宵禁取消、夜市出現、使用紙鈔。但到明代因為商品經濟擴大(有些市鎮種經濟作物沒辦法種米,他們就拿賺到的錢去買糧食)還有區域分工(也就是專業市鎮的出現)再加上白銀大量輸入,會館跟商幫大量出現,商人的地位就提升了。也因為科舉難上榜,所以這些因為商業致富的大家族,慢慢棄儒從商(錢比較好賺嘛),所以明清商人地位大為提升。

第二題  P99.單選第二題

一位大臣向皇帝建議降低賦稅,指出這項稅法在實施之初

,一匹絹合四千錢,所以稅額萬錢的人家只要繳納絹兩匹

半;現在一匹絹合八百錢,這戶人家竟然要繳納十二匹絹

。根據該大臣的說法,這是關於兩個稅法的討論?

(A)兩稅法  (B)租庸調  (C)明一條鞭法  (D)宋代青苗法

這題很難,其他班也很多人問。但其實簡單分析過後,會

瞭解這題學測題只是要問一個簡單的概念,就是中國唐代

以後的稅法怎麼演變。你一定知道從南北朝到唐代前期的

稅法是租庸調,是自然經濟,繳實物,所以選項B直接劃

掉。再過來,我們在講兩稅法的時候講過幾個特色:A)以

資產計稅 B)分夏秋兩季繳納 C)概以錢計到後來破滅,只

好叫人民繳納實物 D)量出以制入

這題其實就是在探討特色C,為什麼一剛開始兩稅法實行

會以錢計,最後卻還是回歸到繳納實物。原因是一開始物

重錢輕,人民還賺得到錢可以繳稅。但到後期物輕錢重,

賣東西賣不到錢了,人民就開始回復到繳納實物。這裡的

絹從四千錢變成八百錢,就是再講這樣的演變。

另外,一條鞭法是要把力役跟田租合在一起結果失敗,所

以不合題意。然後青苗法還沒上,這是王安石在北宋神宗

進行的改革,他想要利用低利貸款拯救農民生活,所以創

造了青苗法。

 

第三題  P99第三題

 有一本書表列了某地居民的職業結構,如表一: 

表一

 

自耕農‧地主

佃農

工人

商人

佔總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這種職業結構最可能出現在何時何地?

(A)漢代江南地區  (B)唐代關中地區

(C)宋代關中地區  (D)明代江南地區

 

這題需要運用到觀察跟相加能力(哈哈)。由這張表裡頭

中把從事農業的人口相加可以知道他們佔總人口60%,從

事工商業的人口佔40%,可以瞭解此時此地的工商業發展

已十分發達。明清時代由於人口快速增加,使得商業經濟

規模大增,專業化的商品生產使江南地區出現許多新興的

專業市鎮。在漢代江南地區尚未大規模發展,所以完全不

考慮。而關中地區則是以經營農業為主,因此答案為(D)

 

第四題 P100第五題

.一位清代官員討論當時稅收制度,表示:「各省州縣地方收稅多以銅錢為主,但換成白銀交到中央。各省鹽商賣鹽也是收銅錢,交稅時卻須交白銀。原本銀價便宜,兌換時還有些利益,但現在銀價不斷上漲,每兩白銀值一千六百個銅錢。所以地方官必須墊賠,鹽商也視交稅為畏途。」為了因應這種情況,他提出解決的方法是:

(A)官員收取的「火耗」歸公,禁止官員中飽私囊

(B)規定收稅或買賣禁用銅錢,改用白銀以免兌換

(C)禁止鴉片進口,避免白銀外流,解決銀價問題

(D)改變貨幣制度,廢除銀兩,改用新式銀元紙幣

這題其實第九章才會教,而且因為課本沒有「火耗歸公」,所以我也沒有特別講,因為這是舊教材的內容。這個地方官主要去探討,為什麼這個時候銀價會大量上漲,由題目中的敘述你大概可以猜測是「因為白銀不夠」,為什麼白銀這個時候會供應缺乏,主要是跟清末民眾吸食鴉片,白銀大量外流有關。所以你說選項B跟C會互斥,其實並沒有這樣的狀況,因為此時還是「銀銅複本位制」,繳稅大錢仍然用銀,日常使用還是用銅錢,清廷不可能禁止使用銅錢。但這個時候可以讓白銀不要拼命外流,因此最好的方式是選擇禁止鴉片禁口,才會有最後林則徐等人在討論要不要禁鴉片(禁煙)的問題。

 

第五題  P100頁非選 

4.下圖中,甲、乙、丙三種不同的箭頭符號表示中國歷史        

上三次較大規模的人口移動。請問: 

(I)三次人口移動的先後次序為何?(請以甲、乙、丙代號表示)(2)   

(2)導致「丙」時期出現大規模人口移動的主要事件為何?(2)

答:(I)→乙→甲。(2)永嘉之亂(五胡亂華)。 

2011-05-01_003239.jpg  

 

史鐸中的圖應該會比較清楚,這在考7-1的中國經濟、政治

、文化重心南移過程與7-2我們教過的三次人口大遷移階段

。你注意看「丙」完全沒超過長江,乙的話有,甲的話開

始往山區(如東北、雲貴高原甚至是海外移動,可以推測

這是明初到太平天國以後的人口移動)。

中國歷史上的人口移動從秦漢到元末會由黃河越到長江,

因為丙還沒有這樣的狀況,可以推測這大概在永嘉之亂定

都建康左右(南京在江蘇)。等到安史之亂、黃巢之

亂,人口慢慢轉往長江,等到元末甚至出現北人跟南人=

20%:80%這樣的狀況。

最後才會來到明清人口爆炸,鼓勵大家往山區移動(也

跟美洲新作物適合種在貧瘠土壤有關,可以養活更多人

口),還有福建廣東一帶的人受不了經濟壓力前往東南

亞跟台灣謀生。

因此答案順序為丙乙甲,丙時期為永嘉之亂或五胡亂華時期。

 

第六題 P.100多選第七題(112同學問)

選項B.C並沒有矛盾啊。

B是因為明代這個時候美洲新作物的傳入,所以這些從平地移往山區的人(如雲貴高原),才能在貧瘠的土地上種植糧食溫飽。

C是因為明初到明末流寇之亂發生之前,除了北方韃靼跟瓦剌的危機、明後期後金的興起,還有明朝本身的宦官作亂(比如說我們第八章才要講到的東林黨爭),明代都沒有什麼大動亂產生。

而D的選項是在說明末動亂、滿清入關、三藩之亂等。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第一題 P.76明萬曆46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叛明,是哪七大恨?(04/30,112同學問)

這七大恨維基上面有,說實話是這個同學問了這個問題,我才知道有所謂的努爾哈赤七大恨。跟努爾哈赤的血海深仇還有明朝官員貪污又把他的女人給賣了有關。

《清太祖高皇帝實錄》記七大恨分別是:

  • 第一,明朝殺害了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父塔克世
  • 第二,明朝欺壓建州女真,偏袒葉赫哈達女真;
  • 第三,明朝強令努爾哈赤抵償其所殺的越界人命,從而違反了雙方劃定的範圍;
  • 第四,明朝出兵保護葉赫,抵抗建州女真;
  • 第五,葉赫在明朝支持下,背信棄義,把其部落與努爾哈赤有婚約的「老女」東哥轉嫁給了蒙古喀爾喀部;
  • 第六,明朝出兵逼迫努爾哈赤退出已開墾的柴河三岔撫安三地;
  • 第七,明朝遼東政府派蕭伯芝赴建州,作威作福。

所謂「七大恨」,各書所記出入頗大,金梁輯《滿洲秘檔》(原名《滿洲老檔秘錄》)中《太宗與袁崇煥書》所記:「甲寅年,你國聽信葉赫之讒言,遣使以書來,種種惡言,肆行侮慢,七也。」有明顯差異。除了上述原因外,萬曆末年遼東遭遇凶年,「流離道路,餓莩相望」,這也是努爾哈赤起兵的重點之一。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題(04/30,112同學問)

P.59多選第六題選項(D)

北魏日後因為漢化而造成鮮卑集團的對立

這個選項其實上次段考考過,這指的是「六鎮之亂」。如果忘記什麼是六鎮之亂,請翻到課本P.41。簡單來說,就是北魏孝文帝用哄騙的方式把國都遷到洛陽,原本留在平城防衛北方柔然人的鮮卑人不高興,所以請來叛亂,造成鮮卑集團彼此對立,最後甚至有東魏跟西魏的分裂。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名詞不知道意思:
1.石樂的"均百姓田租之半"
2.符堅的"親耕藉田,其妻苟氏親蠶於近郊"
3.拓跋珪的"息眾克農"和"給內徙新民耕牛,計口授田"

   這三個在5-1學習模仿漢人典章制度跟農業生活的部分。
   魏晉南北朝這些"滲透王朝"開始在中國的土地上建立政權,
   當然無力自己創造新的制度,也沒辦法單獨統治胡人加漢人
   所以這個時候會聘請漢人協助,還有模仿漢人的生活方式
   為了要恢復生產力(因為戰亂導致生產力下降,這個時候要開始慢慢回復)
   所以石"勒"這個均田稅之半的措施,其實就是輕稅(稅砍一半),讓百姓好過生活
   "苻"堅第一次統一北方,就學習漢人君主親耕,把他太太拉去養蠶,也是要提升生產力作 
   個榜樣

   拓跋硅建國,息眾代表要休養生息,給百姓牛又分田地,是為了鼓勵耕種



 
4.金朝的"猛安"和"謀克"

    征服王朝統治漢人跟統治本族人會有不同的方式,
    猛安跟謀克其實課本有,你沒看仔細。這是一種女真人結合軍事加行政的方式
    猛安是千夫長,謀克是百夫長,十個謨克會換一個猛安
    他們都是軍事單位,也同時是首領的稱呼。

 
5.蒙元的"怯薛"

   這個名詞我沒有上到,你在課本哪裡看到的?
   怯薜在元代一直都是政治和經濟上的特權集團,專門為蒙古人服務,所以幾乎都當高官。
6.蒙元漢化的"祖述"和"變通"

   你還是要回到征服王朝的概念,瞭解蒙古人為什麼是抵抗型。
    他們對漢人跟南人排斥,又急於想要抗拒漢化。
    祖述是指「祖宗家法」,變通是利用二元政治,既可以維護原本蒙古人的生活,
    又可以以漢人中央制度維持元帝國生存。課本78頁解釋得滿清楚的。
7.蒙元的"分化強酋"

    分化強酋不是元朝的,請注意是課本P79,這是明成祖以後的制度。
   蒙古人跑回北分去分裂,變成韃靼跟瓦剌。
   利用分化的政策,韃靼強就輔佐瓦剌變強,讓他們互相制衡,
   明朝就不用費太多力氣。
   相反的,瓦剌強就輔佐韃靼,讓他們沒有辦法南下侵略明朝。
 
8.滿清的"改善圈地"

   這跟滿清一入關恩威並施中的「恩」有關。
   原本滿清八旗一入關,會自己看中哪塊地就搶過來圍起籬笆,所以叫「圈地」
   為了要拉攏漢人,所以滿清政府承諾要改善這樣的狀況,

   免得漢人受到太多欺負覺得不公平。

9.滿清漢化的"參漢酌金"和"國語騎射"

   注意努爾哈赤還是抵抗,但皇太極建立後金,已經有政府了,
   為了要管理,所以得創體制,但自己又沒辦法,所以他參考漢人還有金
   朝人的體制, 學習如何管理朝政。

   國語騎射則從康熙開始,已經是滿漢融合了。
   但又不願意放棄滿洲人的特色,所以要求他的子孫一直要會說寫滿語,
   一直保持女真人狩獵的傳統,所以叫做「國語騎射」

10.占城稻到底是什麼?(04/30,112同學問)  
  占城稻就是你們國中學的「早熟稻」,擁有耐旱跟早熟的特性,種植時間比中國本土的品種來的短一些,但對環境的要求沒那麼高,所以傳入中國後就廣泛在長江一帶種植,讓這個
  時候宋代的稻米產量變高。

11.為什麼隋唐府兵制的番上會讓人民負擔加重?
這其實要回到我們講隋唐府兵制跟西魏北周那個時候的府兵制有什麼不同。隋唐的府兵制仍是部分徵兵,但此時要人民自己糧食衣裝,所以才會有木蘭詩的「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長鞭」的狀況。又要定期番上(入京負擔守衛),無形中都加重了隋唐府兵的負擔。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