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務最近竟然瘋狂翻譯日本書,分為 J 生活力、政經論、人物誌、文學賞。之前買了齊藤孝的《培養學力》,還沒看完,但今天我卻在書店快速翻完了《讀書力》。



作者認為現今日本年輕人書讀得越來越少,讀書是60-70年代日本人最重要的技能及資產基礎,但現今卻被忽視。齊藤先生認為培養讀書力最好的方法,是在閱讀的過程保持緊張感,不懈怠、養成習慣,由淺至深,進而與書本產生對話,在大量閱讀中漸次提昇。



最好能以100本文庫本為目標,每個月兩本的閱讀速率,進行為期四年的挑戰。同時保持閱讀「新書」的習慣,畢竟這是吸取新知的最快途徑。強迫自己每個月定期對新書進行探查,並且應由高中到大二,長時間在圖書館進行圖書分類的模式,提昇自己對知識的敏感度與吸收率。



小說這種牽扯到個人感受的,可以不怎麼做摘要。但是遇到好的句子可抄寫下來,增添自己書寫作文的功力。而其他非小說類的,請盡量給予自己做摘要的壓力,這樣才能更為提昇讀書力。齊藤孝同時提出「三色筆畫記法」,以綠色做筆記跟對不怎麼重要的句子畫線,藍色表示次等重要,畫紅色底線表示為本書重點同時利用標籤紙浮貼在你覺得重要的地方,這樣透過標籤紙指引,就可以知道自己書櫃中哪些書比較重要。



畫重點代表一個人思緒運行的過程,我們也可以從此過程中,瞭解他們在讀書的過程中,是否有抓到作者想要告訴讀者的重點。等到熟悉三色筆畫重點的方式後,下次再閱讀此書,就可以只閱讀紅筆畫記處,同時藉此做出合宜的摘要。



出身於東京大學教養學部的齊藤孝,認為中小學的老師應該在其課堂中盡量培養且激發學生的讀書力。他認為最佳的方式是:教師可以把自己讀過的文庫本,帶到課堂上,讓學生選擇自己要帶走哪本書。齊藤孝國中的老師便是運用這樣的方式,讓他讀完了某本文庫本,並且持續地培養自己對閱讀的興趣。




這讓我想起自己從小培養閱讀能力的過程。我很早就學會認字了,還沒上幼稚園時

,對著路上的招牌就能迅速說出幾個單字的讀音。太早認字讓我注音符號學得很差

,國語永遠都是最弱的一科。



小時候沒有讀過什麼課外讀物,但每天都興致昂然地讀著國語日報。我還記得媽媽

第一天訂國語日報給我時,那天的勞作教學是一隻紙猴子。我小心翼翼地看著說明

書,剪出猴子的樣子,結下了跟國語日報的緣分。



大概六年級,媽媽就把國語日報退掉了。上了國中,倒是因為參加學校裡的閱讀活

動,間接接觸了像《小王子》、跟劉墉一系列的書。



真正開啟我大量閱讀的興趣,是高中的台山老師。我們班在寒假讀了《紅樓夢》、

暑假讀了《水滸傳》。之後還陸陸續續讀了一些余秋雨的文章、書。在老師的邀請

之下,聽了余光中跟嚴長壽的演講,著實開了不少眼界。



其實那時壓力越大,課外書反而讀得比較多。跟我一些大學同學比起來,我算讀得

少的。藉著壢中圖書館藏書之便,我
讀完了整套張愛玲、村上跟一些九歌、

洪範的小說。現在反而很懷念那段努力唸書,也拼命讀課外書的日子。



奇怪,我怎麼岔題說到這裡來。閱讀量不怎麼豐富的我,最近還滿想追隨齊藤先生

這本書中所提及的幾個方法跟書單,好好讀幾本書:p



裡頭所提及的圖像繪製法跟讀書會進行方式的討論也很好玩,推薦大家可以找來翻

看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