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題  為什麼P98.單選第六題不能選C(112同學問)

這題在問中國有一個朝代因商致富的人大增,甚至出現拜金的風氣。這題只能選晚明,原因是因為宋代雖然商業發達,但還沒有到商品經濟跟專業市鎮的擴大化。頂多就是宵禁取消、夜市出現、使用紙鈔。但到明代因為商品經濟擴大(有些市鎮種經濟作物沒辦法種米,他們就拿賺到的錢去買糧食)還有區域分工(也就是專業市鎮的出現)再加上白銀大量輸入,會館跟商幫大量出現,商人的地位就提升了。也因為科舉難上榜,所以這些因為商業致富的大家族,慢慢棄儒從商(錢比較好賺嘛),所以明清商人地位大為提升。

第二題  P99.單選第二題

一位大臣向皇帝建議降低賦稅,指出這項稅法在實施之初

,一匹絹合四千錢,所以稅額萬錢的人家只要繳納絹兩匹

半;現在一匹絹合八百錢,這戶人家竟然要繳納十二匹絹

。根據該大臣的說法,這是關於兩個稅法的討論?

(A)兩稅法  (B)租庸調  (C)明一條鞭法  (D)宋代青苗法

這題很難,其他班也很多人問。但其實簡單分析過後,會

瞭解這題學測題只是要問一個簡單的概念,就是中國唐代

以後的稅法怎麼演變。你一定知道從南北朝到唐代前期的

稅法是租庸調,是自然經濟,繳實物,所以選項B直接劃

掉。再過來,我們在講兩稅法的時候講過幾個特色:A)以

資產計稅 B)分夏秋兩季繳納 C)概以錢計到後來破滅,只

好叫人民繳納實物 D)量出以制入

這題其實就是在探討特色C,為什麼一剛開始兩稅法實行

會以錢計,最後卻還是回歸到繳納實物。原因是一開始物

重錢輕,人民還賺得到錢可以繳稅。但到後期物輕錢重,

賣東西賣不到錢了,人民就開始回復到繳納實物。這裡的

絹從四千錢變成八百錢,就是再講這樣的演變。

另外,一條鞭法是要把力役跟田租合在一起結果失敗,所

以不合題意。然後青苗法還沒上,這是王安石在北宋神宗

進行的改革,他想要利用低利貸款拯救農民生活,所以創

造了青苗法。

 

第三題  P99第三題

 有一本書表列了某地居民的職業結構,如表一: 

表一

 

自耕農‧地主

佃農

工人

商人

佔總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這種職業結構最可能出現在何時何地?

(A)漢代江南地區  (B)唐代關中地區

(C)宋代關中地區  (D)明代江南地區

 

這題需要運用到觀察跟相加能力(哈哈)。由這張表裡頭

中把從事農業的人口相加可以知道他們佔總人口60%,從

事工商業的人口佔40%,可以瞭解此時此地的工商業發展

已十分發達。明清時代由於人口快速增加,使得商業經濟

規模大增,專業化的商品生產使江南地區出現許多新興的

專業市鎮。在漢代江南地區尚未大規模發展,所以完全不

考慮。而關中地區則是以經營農業為主,因此答案為(D)

 

第四題 P100第五題

.一位清代官員討論當時稅收制度,表示:「各省州縣地方收稅多以銅錢為主,但換成白銀交到中央。各省鹽商賣鹽也是收銅錢,交稅時卻須交白銀。原本銀價便宜,兌換時還有些利益,但現在銀價不斷上漲,每兩白銀值一千六百個銅錢。所以地方官必須墊賠,鹽商也視交稅為畏途。」為了因應這種情況,他提出解決的方法是:

(A)官員收取的「火耗」歸公,禁止官員中飽私囊

(B)規定收稅或買賣禁用銅錢,改用白銀以免兌換

(C)禁止鴉片進口,避免白銀外流,解決銀價問題

(D)改變貨幣制度,廢除銀兩,改用新式銀元紙幣

這題其實第九章才會教,而且因為課本沒有「火耗歸公」,所以我也沒有特別講,因為這是舊教材的內容。這個地方官主要去探討,為什麼這個時候銀價會大量上漲,由題目中的敘述你大概可以猜測是「因為白銀不夠」,為什麼白銀這個時候會供應缺乏,主要是跟清末民眾吸食鴉片,白銀大量外流有關。所以你說選項B跟C會互斥,其實並沒有這樣的狀況,因為此時還是「銀銅複本位制」,繳稅大錢仍然用銀,日常使用還是用銅錢,清廷不可能禁止使用銅錢。但這個時候可以讓白銀不要拼命外流,因此最好的方式是選擇禁止鴉片禁口,才會有最後林則徐等人在討論要不要禁鴉片(禁煙)的問題。

 

第五題  P100頁非選 

4.下圖中,甲、乙、丙三種不同的箭頭符號表示中國歷史        

上三次較大規模的人口移動。請問: 

(I)三次人口移動的先後次序為何?(請以甲、乙、丙代號表示)(2)   

(2)導致「丙」時期出現大規模人口移動的主要事件為何?(2)

答:(I)→乙→甲。(2)永嘉之亂(五胡亂華)。 

2011-05-01_003239.jpg  

 

史鐸中的圖應該會比較清楚,這在考7-1的中國經濟、政治

、文化重心南移過程與7-2我們教過的三次人口大遷移階段

。你注意看「丙」完全沒超過長江,乙的話有,甲的話開

始往山區(如東北、雲貴高原甚至是海外移動,可以推測

這是明初到太平天國以後的人口移動)。

中國歷史上的人口移動從秦漢到元末會由黃河越到長江,

因為丙還沒有這樣的狀況,可以推測這大概在永嘉之亂定

都建康左右(南京在江蘇)。等到安史之亂、黃巢之

亂,人口慢慢轉往長江,等到元末甚至出現北人跟南人=

20%:80%這樣的狀況。

最後才會來到明清人口爆炸,鼓勵大家往山區移動(也

跟美洲新作物適合種在貧瘠土壤有關,可以養活更多人

口),還有福建廣東一帶的人受不了經濟壓力前往東南

亞跟台灣謀生。

因此答案順序為丙乙甲,丙時期為永嘉之亂或五胡亂華時期。

 

第六題 P.100多選第七題(112同學問)

選項B.C並沒有矛盾啊。

B是因為明代這個時候美洲新作物的傳入,所以這些從平地移往山區的人(如雲貴高原),才能在貧瘠的土地上種植糧食溫飽。

C是因為明初到明末流寇之亂發生之前,除了北方韃靼跟瓦剌的危機、明後期後金的興起,還有明朝本身的宦官作亂(比如說我們第八章才要講到的東林黨爭),明代都沒有什麼大動亂產生。

而D的選項是在說明末動亂、滿清入關、三藩之亂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