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2009]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日本辻仁成(Hitonari Tsuji)與江國香織合寫的創作小說計畫。書名都叫「在冷靜與熱情之間」,但卻有男版(Blue)與女版(Red)兩種版本。

台灣幾年前翻譯出版時,用了情人節互相瞭解戀人思緒的企宣,宣傳男生買「辻仁成版」,女生買「江國香織版」互送對方當情人節禮物。這個點子還滿好的(雖然我在看完辻版之前還一直很鄙夷這項文案)。

我先看江國香織的部分,但卻沒有勾起想購買的衝動。
閱讀的過程中,就是很快的看完,瞭解整個故事的概略。沒有什麼障礙。辻仁成的版本寫得比較精彩。我想他用古畫修復技師的這個角度去切入男主角的心理變化,是個比較好的作法。藉由職業去描繪順成如何處理男主角——順成與女主角——葵之間的感情事件,旁及記憶與約定。比起江國相織描繪葵虛浮又飄渺的性格,順成的個性立體多了。

我想江國香織的小說對我來說,具有某種無法入手的障礙。或許可以看看她在其他著作中,如何去描繪主角的性格。江國香織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描繪女主角的內心狀態,卻抵不過十仁成利用生活中的對話來的具體 。這實在是蠻可惜的地方。

但我看辻仁成版,卡了好幾天之後。今天要寫這篇文章時,翻了一下自己折頁的地方,也不太瞭解為什麼那個颱風夜閱讀的自己,為什麼要將這些折起。十仁成有些地方寫的也不能說是恰如其份,反倒有點太羅曼史了。但他的技法高了一截,圓熟地運用修復/記憶/心痛/追尋/約定,讓讀者的目光跟隨他筆下的那個順成,從義大利帶回日本,再由日本帶回佛羅倫斯大教堂,注視他與葵的相遇。

對我來說,這樣的故事或許才有個比較成熟一點的結局。
讓讀者稍微能心滿意足些。

據說有拍成電影版。但我完全不想看陳慧琳演的葵啊(爆)。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在政大的政大書城看完張德芬的新書,發現他用這本書為之前的套書做了個ending。

運用故事去說服現代人面對自己、發現與醒覺,是一個很好的模式。前兩本我都有看,但沒買。連在茉莉看到都沒有下手。剛看到第一本時,很新鮮。做了很多摘句,但現在這些句子也不知道跑哪去了。或許是因為那個時候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生活,張德芬的書剛好成為一根浮木,讓我有力量浮起來一丁點。

第二本的故事一樣精彩,但卻少了什麼。到了第三本,看完之後我只有一個感想:膩了。彷彿是胃酸由食道中逆流出,酸味滿溢的感覺。我不知道張德芬對他這個故事有怎樣的感覺。我覺得這樣的ending可以說是一個圓滿的結束,也可以是將我之前對他著作的印象全都打壞。有一種「喔,原來只有這樣而已喔」的感覺。或許是因為我自己已經不用再倚靠故事來瞭解什麼,更有可能的是,我已經不太願意進入他故事當中的情節, 找不到可以感動或有感觸的地方。

我覺得張是個很急於分享的人,他將他去上過的心靈課程或者是禪修課程改編,放進書籍裡作為重要的論點與分享。


 我對他提到的
黃庭禪得還滿有意思的。但絕對不是現在想要去上!!因為我覺得自己每天早睡早起,自動到圖書館被關,已經夠像修行的了!!!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看的一本書,早上用跨校區系統借書,下午在公館校區拿到,晚上就看完了。這不是我第一次嘗試翻山本文緒的著作,而《藍,或另一種藍》也不是首次翻閱,只是前幾次都如法進入作者想要鋪排的情節中。

如果不是這本書,我可能永遠都無法耐著性子看山本文緒的著作。後來翻閱了其他本著作,也慶幸自己沒有從麥田等出版社的其他譯書(真是大規模的譯書計畫啊),來認識山本。

我很喜歡彭蕙仙在導讀中引用溫特生(Jeannet Winterson )的一段話:「每當我們做出一個重大選擇,另一個自己就會存在那個被捨棄的選擇裡」。山本文緒透過兩個蒼子的生活,告訴讀者那個所謂被捨棄的選擇裡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子。

乍看之下是有點過於老梗的一個故事。但透過兩位蒼子交換生活,讀者分別透過兩種鏡頭,被山本文緒帶入故事裡,進入決定與捨棄/本尊與分身間,勢力消長的脈絡中。

看這個故事還滿過癮的,讓我思索了一些課題。以往我們在做決定時,或許考量太多的東西,導致自己頻頻朝過去回望。回望並不是一個不好的動作,但頻率過高或者是一直現在懊悔當中,有時對生活便造  成了傷害。或許,山本文緒是想要透過這樣的故事,告訴我們一些勇敢向前的道理。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市上那麼多名叫「我們」的書,這本到底有什麼特別的?——這是我剛開始還沒拿到顧玉玲這本書的想法。後來看完了書,才知道顧玉玲真正的用意。

這是我第二本循著開卷排行榜買的書,果然品質有保證。但我想我再怎麼寫,都不可能寫得過開卷這篇側拍記事。顧玉玲在BV裡,是個思緒很明快的人,一如他書中清澄的文字一般。這讓我看到一個參與社會運動的誠懇女性,用她的心,以及他慧黠的眼光,帶我們進入了另一個在我們身旁,但卻缺少訊息聯絡,甚至是被台灣大多數的民眾拒絕觀看的一個世界。

我們——我們究竟是什麼,裡頭有排他的意識嗎?每當我路經中壢火車站附近,甚至是搭乘火車南下北上時,那一群離開家鄉,膚色較深的外籍勞工。他們或許在充滿家鄉味的餐廳,大聲地說著好久沒說的家鄉話,享受放假的愉悅。那些話裡透露出怎樣的思想與感受,其實大多數的時候,外人幾乎不得而知。

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因為合約來到台灣,有的幫傭,有的在工廠裡貢獻勞力,究竟境遇為何,得看遇上怎樣的老闆,但這些終究是在檯面上與「合法」的狀態。那非法的呢?

顧玉玲藉由與這群外籍人士的對談,為讀者形塑出一幅這群外移人士「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替讀者將那些無法解讀的東南亞語言解碼,讓「本地人」有機會參透故事中的密碼,多點寬容,也多點諒解。 

或許還是有很多本地人把這些外來人士,當作是另外一個群體的「非關者」。但他們難道不是與「我們」真真實實地一起站在同一塊土地上的人嗎?這樣的情形,在顧玉玲的書中比比皆是。讀者可以從裡頭看到無數個交涉跟逃脫,甚至是在逆境中求生存的畫面。這是檯面下,一個聲音微弱但不容小覷與忽視的世界。

正如顧玉玲在訪問中所說的:這群人其實無以複製,也不容簡化歸類。台灣政府長久忽略的,總有一天會浮出檯面變成問題所在,這樣的決策過程與「頭痛醫腳」的政策,總讓人不免失望。(還記得2005年的高捷泰勞抗暴嗎?僅不過是冰山中的一角罷了)大家都說應該把這本書與藍佩嘉的跨國灰姑娘合併閱讀。我在圖書館預約了後一本書,或許等看完後,對整個問題會有更深入的理解。

時間跨入2009,感覺每段時間應該把看過的書稍微寫些記錄,不然它們都遁入時間之流裡,有些甚至落入失憶、不解之所。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本從不相信書市上的排行榜,但今年過年開始,我卻變成一個開始懂得習慣依賴「開卷十大好書」,在網路上快速掃貨的讀者。在榜中挑去自己不想看的書,然後把想閱讀的書輕輕地利用click,將他們迎進家門來。這個過年拜博客來與開卷之賜,讓我看了幾本書。我已經忘了,自己有多久沒這樣盡情地大量閱讀。


王聰威這個作者,我以前從來沒接觸過。濱線女兒描述一個日治時代在哈瑪星發生的故事,並將描述的時間移至戰後,作前後對照。我不敢說王聰威到底是不是寫了個好看的故事。我只能說我看得很快。利用早上通勤到台北的機會,手不釋卷、暢快淋漓地翻了將近八十面。

王聰威是個很會鋪排情節的作者,而且他將前後對照運用得很好。套用戲劇的分鏡術語,這樣一下日治一下戰後,卻可以讓讀者看來毫無障礙,無疑費了很大的功夫。

哈瑪星也是個很神奇的地方。原本我以為這是王聰威為了掩蓋情節所捏造的地名。結果一查才知道,哈瑪星就在現在現在高雄的鹽埕區,貨真價實地存在。

王聰威恰如其份地運用文白夾雜,表現出閩南語中迷人的藝術性。這是描寫一群生長在海邊漁村的女孩、女人們的故事,裡頭有太多的 支線,讓讀者隨之好奇,也暗留伏筆說明時代的演變。讀者不免好奇裡頭提到的人性與醜惡,我們可以說這是時代的炎涼,但這也是一個區域實實在在經歷過的一段歷史。


 開卷團對所拍的BV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朋友

—吃朋友之前—

識簡媜,是在我很小的時候。忘記是國中還是高中了,當時手上閒錢根本不多的我,大概用了某個月所剩無幾的零用錢,咬牙買了這本在書店閒晃偶然間遇到的《頑童小蕃茄》。


當時的我一心想念教育。現在想想有點好笑,但卻是從小以來的初衷。我已經忘記《頑童小蕃茄》當時帶給我的影響,也說不出這本書對我的實質意義。我只能以微薄的幾個字,充作感想:非常非常喜歡。我喜歡簡媜詼諧的筆調,進入體驗一大家子圍繞著小蕃茄成長的歡悲苦喜。

然後我跟簡媜的書就斷了緣分。直到上了大學,才又斷斷續續地看。去年在圖書館閒晃,偶然間看到了《頑童小蕃茄》的再版。看著簡媜在序中寫著:當年的那個稚嫩的小女娃,已然長成會跟長輩討價還價的高中女孩。這讓我驟感時間飛逝的速度如此之快,也間接告訴我那所謂——成長的過往。

上了碩班,每每經過茉莉,如果在架上看到《紅嬰仔》,總得有一番掙扎。其實我早就借了好幾回,也看完了好幾次,卻總是沒有入手的決心。這不代表說我不能接受簡媜在生命歷程中文風的轉變。相對的,我認為婚姻與生子,讓她筆下的每個人物跟場境都變得更為溫潤,而針砭時事的力道雖為軟了許  多,有了更多元的切入角度。

07年所出版的《教師的十二樣見面禮》,一拿到就好興奮地看,也做了一些書摘,但心得始終寫不出來。可能是我隱約覺得裡頭有些事情不對勁。教改走了那麼多年。每當我們看到這些「域外」的例子,無論是對於多元啟發或者是智性上的培養,總是秉持著「揚外貶己」的一貫態度,自艾自憐。但這也不代表我誠摯把教改無限上綱到美好——這樣的的高度。或許是因為這樣的疑惑,所以讓我做了摘記,卻遲遲無法把心中的感想說個明白。(推薦giansoo的這篇文章

—吃朋友之後—

朋友這本書,讓我在下手將它帶回家前遲疑了很久。

開始「認真」收集資料準備寫論文後(我承認自己暖機暖了很久),再加上宿舍睡的上舖床,室友睡著後就得熄燈,讓我完全喪失了「睡前閱讀」的可能。

唯一能看閒書的時間,變成只有吃飯跟往來通勤的片刻。時間過的閒散但又帶著一點急迫,我好像變成一個不容得自己有任何一段時間停頓的人。除非身體狀況不允許,或者是想淨空一陣子,不然隨身一定會帶著一本閒書,應付某些時段的空白(這算是一種強迫症嗎?)。既然有這樣的需求,庫存量跟補貨的速度就得跟進。這本《吃朋友》,便是某天走進政大書城閒晃挑選「糧食」時,順手帶上的。

一開始吸引我的,是關於簡媜童年的故事。斷斷續續看過幾則介紹簡媜生命經歷的文章與論文,但都沒有這次來得震撼。

《吃朋友》是本集體創作。由簡媜在遠流工作期間的的好友——黃照美擔任主廚,一個又一個好友開出生命中影響他們最深遠的膳食,交由主廚烹煮一道道好菜,所有與會者透過美食饗宴,一邊閱聽主角所口述的生命經歷。透過食物味道的接引,一起進入說話者的生命故事裡。

故事由黃家的媽媽——菊妹起頭,到治療師魏可風的故事結束。這本書的時代橫跨得很長,從日治到現代,為我們描繪出時間在每個說話者生命中刻縷的痕跡。

裡頭最讓我感動的,莫過於黃家人的故事。主廚照美每當想念媽媽時,就做潤餅,之後將成品伴著清香裊裊,對著天地,將思念送給天上的媽媽。從菊妹的身上,可以看到一個客家小姐如何從備受寵愛到洗盡鉛華,到為了生計不得不提起菜刀往豬圈屠宰生病的豬仔的轉變。

菊妹在丈夫不照顧家庭的環境下,含辛茹苦地將自己的孩子扶養長大。與孩子黃照美跟黃家三哥的故事對照,可以明瞭她是一位脾氣相當好,對常規相當嚴格,但又讓孩子自由自在發展的母親。所以當經歷過白色恐怖冤獄的黃恆正(黃照美丈夫),說出想要與么女照美交往的要求時,她並未如大多數的父母般給予反對,反而用愛與耐心,給予這個歷經滄桑的女婿得以重生的力量。黃家人對照美丈夫的接納跟疼愛,也可以看出這家人的好脾性。黃恆正為我們展現了一幅經歷過白色恐怖,後來靠著獄中自學的日文,翻譯為生,與照美結婚,生下兒子黃玠但後因血癌死亡,生命短暫但又璀璨美好的圖像

每翻閱一次黃恆正的故事,總讓我不禁思索起一個問題:究竟人生而為人的價值到底在哪裡?那個充滿恐慌與壓迫的時代,讓一個人十年的青春葬送於牢獄之中。生命的年華雖短,但老天終究又給了他另外一段美滿的十年歲月。即使結局不甚美好,我們又該怎麼看待?

書中黃家三哥朗朗的笑聲,透過記述貫穿整本書。這個無肉不歡的爽朗男子,帶著太太的支持與媽媽的鼓舞,放下經營許久的事業,遠走西班牙完成多年來對音樂的執著。這告訴我們,堅持從來不晚,只是看自己願不願勇敢地跨過牆,挺然走去罷了。

善烹飪的菊妹阿婆將一身的好手藝,傾囊相授給自己的女兒。也同樣將刻苦耐勞,不放棄希望與勇氣的心靈質地,傳承給了她的兒女們。過往的窮苦與殘破,並未壓垮他們。那些舊往菜餚裡頭隱含的酸澀,化成今日對母親菊妹永遠的感懷。

吃,代表什麼?

 「吃」——在這本書中,代表對過往的懷念與不忍。簡媜因為爸爸車禍的過世,很長一段時間讓自己懷著欠疚,吃成為她生活中無暇顧及的事;從楊茂秀教授的由「重鹹」——鹹魚、稀飯、肉捲梅乾等等聚集的宴會中,我看到了苦,同時也看到一個孩子在媽媽過世之後,在孤絕中成長的樂。有人可能會想問我,孤絕哪有什麼樂呢?但你不覺得今天楊教授會被周遭的人稱為大朋友,或者是對世事沒什麼羈絆,絕大多數是因為小時候成長的經歷嗎?

李惠綿與二姊因為懷念媽媽所做台南口味的碗粿,所以即使北上定居那麼多年,卻從不願在幾乎隨處可以取得碗粿的台北覓得一碗,為的是不願背棄那屬於媽媽的味道;而魏可風為了母親的鼓勵跟病情,勇敢縱身投入治療師的領域。看見媽媽與病人能重新拾起對生命、食物的執著跟信心,對可風來說是種恩饋。吃對她來說,是從事醫療,也是件值得可喜的事。

簡媜將第九宴留給了我們。我想如果自己也參加了盛宴,什麼菜色會勾引起回憶?我想我會說:阿婆的蒸蛋、媽媽煮的湯……那些關於餐桌上的美好回憶。


(這篇從3/16寫到現在,也該把它從倉庫中拖出來了。終於完畢!)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