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 那些書]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剛開始看錫安媽媽的文章,是在一個一整夜連一個字都不想寫的夜晚。前幾天,我在電話中跟徐媽說:「我覺得自己有成長多一點點,多了一點能力處理這個題目了」。但我還是,常遇到這種什麼都擠不出來的狀況,於是乎,教學帶來的成就感總是遠大於論文所給我的。因為學生會有回饋,論文永遠只是一個人聽著深夜廣播,看著材料,開始慢慢吐絲織就也許全世界只有自己明瞭的知識網。

當我在自怨自艾時,我看了錫安媽媽的文章,我開始瞭解自己沒辦法在沈浸於懶散與悲傷。這不代表我慷他人之慨,覺得世間總是有人墊底,比自己悲傷。就像這幾天,買了這本《三十年的準備,只為你》,一字一句地看著,內心盈滿的反倒不是悲傷,而是滿滿的力量。看到的是一個倚靠信仰而從未放棄自己孩子的母親和女人,勇敢而茁壯的故事。

說不出什麼太詳細的感想,只能概略以「這是一本生命之書」帶過。我很喜歡Bechild這段話: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聖經哥林多後書第四章第七節)

我常以為要完成優美的造句容易,但要書寫深刻的生命不易;文章裡要消費苦難不難,可是要陳述得有節制不易。對於家屬日復一日的生活,閱讀起來很快,但腦海中實際演練過一次,才發現每分每秒都是煎熬,要說出自己能夠「感同身受」其實不切實際。可是我要謝謝曉然,因為她,我才看得到「錫安與我」;因為有這樣實實在在的掙扎,我才看得到容器裡的寶貝,是怎麼樣透過瓦器裡,綻放出大能力。 ──Bechild,Travel with Me版主,臨床醫師

 

在這個媒體喜愛色羶腥,或者是針對當事人痛腳報導的時代,要找到令人悲憐的故事不難,我們或許分分秒秒、時時刻刻都處在這樣的氛圍中,而要陳述自己的苦難有節制的人卻很少。錫安媽媽這本書,是個很好的示範,推薦給大家。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夜。任何一種狀態,只要它在戀人身上引發(
諸如情感的、智慧的以及存在的等等)有關黑
暗的隱喻,那就是我們這裡所說的夜;戀人正
是在那樣的黑暗中掙扎或平靜下來。

1

我反覆感受到兩種夜:一好一壞。為了說明這
一點,我求助於一種神秘的區分:estar a os-
cras(在漆黑中)會自行發生,無緣無故,因
為我被剝奪了藉以照亮原因和結果的光線;而
estar en tinieblas(在昏暗中)則會在這樣的
時刻落在我頭上;我對事物的過分迷戀以及由
此造成的混亂使我變得盲目。

我經常陷入自身慾望的黑暗;我不知道它(我的慾望)到底要什麼,善本身對我來說也
成了惡,一切都在鳴響迴蕩,我生活在紛亂吵雜之中:estoy en tineblas(在昏暗中)
。但有時候,又會出現另一種夜:我獨自一人,作沈思狀(也許這是我給自己安排的一
種角色?),平心靜氣地望著對方,實實在在地,不加虛幻的色彩;我收起一切闡發;
我進入無為之夜;慾望繼續顫動(黑暗是半透光的),但我不想捕捉任何東西;這種夜
是非贏利的,是難以覺察的、極微妙的消費之夜:estoy a oscuras(在黑暗中),我待
在那兒,單純又安詳地坐在愛情的黑色內府之中。
  
  2 

 第二種夜包住了第一種夜,黑暗照亮的昏暗:「夜是黑暗的,但它照亮了夜。」我並不
 想用決心、支配、分手、奉獻等—簡言之,用動作—來擺脫戀愛的絕境。我只不過用一
 種夜晚去替代另一種夜晚。「讓這黑暗更黑,那就是通向一切神奇境界的大門。」

 羅蘭巴特.《戀人絮語》.〈夜照亮了夜〉

 我沒有想過,有一本書其中的一個篇章,會跟我自己喜歡的歌一模一樣。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文書名是 A Single Tear,1993年出版,2007年中文譯
本由允晨重新出版,余英時跟王德威在封面共同推薦,余
先生甚至為這本書寫了序。

上課的時候聽老師講起,對這本書還沒有很大的興趣。等
待放了暑假,某天在山城逛書店,挑了這本書帶回家,卻
一發不可收拾,還跟V說,這是我近期內看過節奏最分明
,讓人一看就停不下來的一本書了。《一滴淚》的文字很
流暢,情節也不若課堂上死板板的中國共產史教科書那般
無趣。當我們在中國現代史課堂上讀著反右、肅反、牛鬼
蛇神、文化大革命等語詞時,總有與己身的相關性甚少的
感覺。

但透過巫寧坤所書寫的回憶錄,一切都變得深刻起來。西
方對文革的回憶錄出版得不少,很多人可能都讀過張戎的
《鴻》。但我覺得巫寧坤先生的這本書,比起張戎的經歷
,又更加深刻了。裡頭沒有太多的情緒批判字眼,細瑣但
深刻地將文革前後時代的縮影展現在讀者眼前。


    最近讀了幾本這個時代的小說跟傳記,以前沒什麼太深的體會。但年歲大了之後,覺得他們寫得真
    精彩。這些小說或許跟我們在現實生活、情感困擾的牽扯不多,受到感動能摘錄的句子很少,但活
    脫脫就是某些人與群體的精彩經歷,很精彩。

     p.s.在搜索巫寧坤的背景資料時,看到了對岸論壇的一篇文章,原來巫先生的女兒巫一毛(Emily 
     Wu)之後也出版了一本自傳:《暴風雨中一羽毛──動亂中失去的童年》(Feather in the Storm
      - A Childhood Lost in Chaos)後,而在最近香港推出了中文版。

    從這篇介紹的文章看來,巫一毛所遭遇到的經歷遠比她爸爸所描述地更黑暗與殘暴。剛好看到的,
    也就順手貼上來了。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趁著空閒,抓空重看《沈從文家書》。忘記是什麼
時候買的了, 大概是大四那段瘋狂買書的階段,看完《
邊城》所描述的茶峒故事, 我記得那晚我好惆悵。

故事的最後一句,留下了這樣的記述:那個人也許永遠
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一個沒有完結的故事,我們還是不知道二老最後回來了
沒,甚至是遇見翠翠了沒有。翠翠依舊撐著船,邊城人
嘴裡說不出的愛憎哀樂,哼唱著一首又一首熟悉的曲子
,繼續等著那不知去向的人兒。

《沈從文家書》裡頭替我們勾勒出另一種沈從文印象。裡頭的沈從文對張
兆和多情、執拗、堅持,從卷首的〈劫餘情書〉我們可以知道這段感情的
得來不易。沈氏最後甚至在1931年以〈廢郵存底〉為名,將給張兆和的信
件,發表在當時的《文藝月刊》,其中有一句是這樣的: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
         好年齡的人。

沈從文無疑為這本書的編輯,留下了最好的宣傳標語。透過這封書信,我們可以看到他的
猶疑跟痴狂,以及對張兆和無法自拔的喃喃細語。

沈從文最後仍然抱得美人歸,但他倆卻受到戰亂的影響而分崩離析。從書信中,我們可以
看到愛意,也可窺見沈從文從中年到老年面對生活的態度轉變,被戰亂折磨,被文革磨耗
,終至心神俱毀。到最後我還是沒有詳細探究沈從文去世的原因,但我記得那他筆下透過
書寫,深深懷念的湘 西風景。


這是最近看及回想的幾本書。可能是最近思緒有點停滯,所以透過觀看他人的書信,企圖
喚回自己的某些感覺,也一直在儲存跟累積面對分離恐懼的力量。剛剛在網路世界閒晃時
,忽然看到了學姐的這篇文章,看著他描述竭力與保持距離的方式,不由得噗哧一笑。我
也是用類似的方式在過生活的。

 最近都很晚睡,昨天竟然在msn幫小朋友解決情緒問題。甚至回頭翻閱了自己大學時代的
信件跟文章。那個時候怎麼能那麼憤慨跟惆悵?我想大學前段在生活上的崩毀或許是主因
,但也是因為我自己始終困在裡頭走不出來,有些事情到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啼笑皆非


現在到了研究所,對於感情還是沒抱什麼期待,不過抱著真的有個聽得懂我說話,步調也
相近的人可以進入我的生活這樣的期待。跟YH分享著最近生活上的瑣事時,我發現我對情
感的處理太容易設下停損點。如果拿進入遊戲打怪以獲取經驗值來比喻的話,我一定是那
種縮著手自動離開現場的卒仔。

小朋友的問題我也沒辦法解決,更別說給他比較好的方法。我自己面對離去,就是用劃地
設限的那種爛方法,自己在一塊小小的防地中縮著,等著自己靜靜想通。我想這一切都是
我懶惰又對人性沒什麼信心使然下的結果吧。縱使我也期待著那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出現,但現在已經不是那個可以談puppy love 的年歲了,不是嗎?。

面對這黏膩的距離,我企圖拉開。重複再重複,我能做的,是不是只有這樣了呢?

我承認我是因為懶得開一個新標題,所以藉故murmur。順便祈禱一下,我要作息正常啊
(是否仍是妄想:p)。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商務最近竟然瘋狂翻譯日本書,分為 J 生活力、政經論、人物誌、文學賞。之前買了齊藤孝的《培養學力》,還沒看完,但今天我卻在書店快速翻完了《讀書力》。



作者認為現今日本年輕人書讀得越來越少,讀書是60-70年代日本人最重要的技能及資產基礎,但現今卻被忽視。齊藤先生認為培養讀書力最好的方法,是在閱讀的過程保持緊張感,不懈怠、養成習慣,由淺至深,進而與書本產生對話,在大量閱讀中漸次提昇。



最好能以100本文庫本為目標,每個月兩本的閱讀速率,進行為期四年的挑戰。同時保持閱讀「新書」的習慣,畢竟這是吸取新知的最快途徑。強迫自己每個月定期對新書進行探查,並且應由高中到大二,長時間在圖書館進行圖書分類的模式,提昇自己對知識的敏感度與吸收率。



小說這種牽扯到個人感受的,可以不怎麼做摘要。但是遇到好的句子可抄寫下來,增添自己書寫作文的功力。而其他非小說類的,請盡量給予自己做摘要的壓力,這樣才能更為提昇讀書力。齊藤孝同時提出「三色筆畫記法」,以綠色做筆記跟對不怎麼重要的句子畫線,藍色表示次等重要,畫紅色底線表示為本書重點同時利用標籤紙浮貼在你覺得重要的地方,這樣透過標籤紙指引,就可以知道自己書櫃中哪些書比較重要。



畫重點代表一個人思緒運行的過程,我們也可以從此過程中,瞭解他們在讀書的過程中,是否有抓到作者想要告訴讀者的重點。等到熟悉三色筆畫重點的方式後,下次再閱讀此書,就可以只閱讀紅筆畫記處,同時藉此做出合宜的摘要。



出身於東京大學教養學部的齊藤孝,認為中小學的老師應該在其課堂中盡量培養且激發學生的讀書力。他認為最佳的方式是:教師可以把自己讀過的文庫本,帶到課堂上,讓學生選擇自己要帶走哪本書。齊藤孝國中的老師便是運用這樣的方式,讓他讀完了某本文庫本,並且持續地培養自己對閱讀的興趣。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home


墓床


我知道永逝降臨,並不悲傷
松林間安放著我的願望
下邊有海,遠看像水池
一點點跟我的是下午的陽光
人時已盡,人世很長
我在中間應當休息
走過的人說樹枝低了
走過的人說樹枝在長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