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實習開始,碰到高三畢業跟今年高一即將分班,我都會在課堂空閒時請他們好好看看身旁的左鄰右舍,好好看看彼此的樣子,或許一面臨畢業、分班,再也不會碰到那麼單純、要好的朋友。當然,這種感覺總是因人而異。或許有孩子拼命想要逃離,有的孩子脫離了班級之後就飛遠了,再也不會回來。老師,總是一門送往迎來的行業,考驗人際中「放手」與「分手」,瀟灑說再見的藝術。

最近不知怎麼著,飯局多了起來。明明字數增加得慢,但因為大學同學的聚餐,莫名其妙有了一連兩攤的約(雖然最後我還是只得取捨,去了一攤)。見到了好久不見的大學同學,聊著大一因為山城那年春寒斗峭簡直快凍死人,搞得每天的生活很單純:決定要不要去上課、中午吃飯要在大門口還是麥側(雖然聽說快變成摩側)往左轉還是右轉(反正山城也只有一條街可以選擇)、修哪一門課好過、期末要不要考試&交報告……。那時候我們歡愉地浪費生命,只因為年輕。而現在只能在聚會中,拼命懷念那時的青春年少。(聽完連我自己都懷疑,到底在大學生活裡幹了什麼事情。好像有那麼一點認真追求學問,但大多數的時間面對生命,有一些懶散,又拼命尋找解脫的管道與未知的答案)

回程的公車上,莫名其妙跟Prongs聊起,為什麼我們兩個會熟起來?我想不是因為毛老師的中通五,也不是因為薛老師的台灣史,更不是因為我們追逐民族系中國民族史的課(想想那時還真是起笑)。最後也忘了討論了什麼,總之是一個圈圈串了一個圈圈,熟了起來之後,就開始盡職地擔任彼此的酒肉朋友,串連起各自生活上的煩惱、憂愁以及一個又一個的人生話題。

然後畢業了,每年分別在各自的生日前後,打了電話說了「生日快樂」後,真誠但忙到只好一直誆對方說「ㄟ,下次一起吃個飯吧!」接著一晃眼,竟然兩年多了。在蜜糖土司跟續攤的星巴克上,聊著大學62個同學中到底有誰結婚了、誰還在北部,然後不免俗地談起了生涯規劃。一晃眼就這樣認識了快十年,大一、大二連續兩年的金山宿營,席間竟然還有人記得自己是第幾小隊!其實滿懷念金山那30-40個人擠在12人的營本部中討論活動的場景,套句經典的台詞「我們回不去了」,那是年紀小的時候才能作的事。除非還有人願意陪我回金山玩一趟啊。

還是想說,感謝那段年紀還小的日子。人生每個階段都會面臨選擇,我們永遠都不知道今天學到的能力或知識,哪天會變成生活或工作上重要的技能或開啟另一階段的鑰匙,但都得感謝每個階段碰到的這些緣分,無論它或深或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