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鄉約是什麼?(114同學問)

鄉約是一種宋代士大夫精神(經世致用或經世濟民)的展現。這個時候他們認為讀書人不只有讀聖賢書,還得將書中道理實踐在政治跟社會上的體悟。因此在政治上有變法,在社會上有范仲淹的義莊、朱熹的社倉、呂大鈞開啟的鄉約(課本P.104補給站3)。

北宋呂大鈞的呂氏鄉約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後來朱熹模仿他,在南宋各地也開始制訂鄉約,發揚光大。鄉約簡單來說是種「鄉里公約」,大家都自動自發遵守這些規定,維護社會秩序。到明清甚至出現「宗族鄉約化」的狀況,由政府廣泛推廣鄉約,這我們8-3講到宋代跟明清的「宗族」時會再提到一遍。你也可以先參考歷史文化網上的內容

 

2.第一題 P.107

閱讀下列有關宋學的兩項資料,選出正確的論述:

資料一:大抵聖人之學,本心以窮理,而順理以應物,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其道夷而通,其居廣而安,其理實而行自然。

資料二:本心隨時可呈現,故人並可克制其私欲,若不在此處下功夫,痛自改過,而繞出去從事別的所謂學問,則是使其心更受障礙,越學則越迷。

遇到要判別朱熹跟陸九淵思想的問題,要先瞭解朱熹是「道問學」跟「性及理」,陸九淵重視「心即理」。

其實他們的思想差異非常複雜,所以上課只能這樣簡單帶過。你可以參考下面這個比較,看不懂的話,我們再一起討論。從資料一中你可以看到這位思想家對於「窮理」的看重,認為只要順應道理來追求事物,就可以解決一切。這是程頤—朱熹一派的作法,他們講求「格物窮理」、「致知在格物」。

資料二有講到本心的修練,而不那麼重視學問,因為「越學越迷惘」,可以很清楚判別這是陸九淵的思想。


                                               共通點                                            朱熹                                     陸九淵             

以心與理作為基本範疇,肯定理與心的聯繫與統一性,並將理與心置於氣與萬物之上

認為「理」為倫理綱常,自然界萬物生長的規律,認為這個理支配自然界和人類歷史的發展  

把「心」跟「理」分做兩種修練途徑,主張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慾
心即理

主張窮理或明理

主張格物窮理(格物致知)

透過研究事物獲得知識

發自本心

朱子陸子皆言中庸之「尊德性而道問學」,只是有輕重先後之別

重視道問學 重視尊德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