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康熹版的中國史P.15  何為"先聖後裔"之國?之前並沒有太注意著個詞   不過我的想法是  會不會是指孔子這些先賢的後裔啊??  呵呵      好像有點荒唐  

第二章這個部分的重點是宗法制度+封建制度+禮樂制度,他們就像三個支柱一樣支撐著整個西周。西周初年,對征服地區進行兩次大規模的封建措施,學者認為具有武裝殖民軍事占領的性質。

課本當中提到兩次分封,第一次是武王克殷,第二次是周公平訂三監之亂後。

封建對象:姬姓之國占絕大多數。以地區而論,今天河南與山東兩省的封國最多;用意在控制戰略要地。

1.姬姓子弟:管、蔡、魯、燕等,為新建之國。

2.姻親功臣:姜姓之國,如齊、申、呂、許等皆是

3.先聖後裔:薊、陳、杞等國。為商代統治時期已經存在的諸侯國或獨立國,商滅後歸附周室。

4.殷室後代:微子啟(商紂王庶兄)封於宋。以商丘一帶的土地及部分殷民封給商室的後裔。

把堯之後封於薊,舜之後封於陳,禹之後封於杞。(古代共主的後裔和傳統古國),所以這裡的先聖後裔主要還是指的是堯、舜、禹

等之後代。孔子是東周人,年代也不合啦。


2.P.15士的"食田"是士大夫分封的嗎?  課文說"食田"無法世襲   那麼父親的"食田"在父親死後是又回到士大夫手中?

此時主要的階級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

是一層一層分封統治土地跟權力,各個等級間有一定的權力與義務關係。因此士的食田由「卿大夫」分封,死後就得歸還給原來的卿大夫。


3.P.16的宗法制度中  他說大宗"百世不遷"  小宗"五世則遷"  是不是代表一位與天子為手足的諸侯表一位與天子為手足的諸侯
 他相對天子是小宗   但在諸侯國是大宗   所以兩邊都得祭祀  而且一邊"百世不遷"   而另一邊"五世則遷" ?唉!  這部份一直搞不懂  而且課本的圖好像還說士大夫以下都"五世則遷"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注意看課本P.16的圖2.1.5說明,遷是指「遷神主牌位」。宗法制度+封建制度+禮樂制度是一種很靈活又有身份等差的綜合體,所謂的「大宗、小宗制」,如果是周天子跟諸侯比,周天子為大宗、諸侯小宗,意思就是在祭天祭祖時,周天子是老大,有主祭的資格。但在諸侯國中,該諸侯是老大、是主祭,其他的庶子或卿大夫是陪襯,這個時候該諸侯就是「大宗」。

所以你看,宗法跟禮樂制度有身份的差別。因此在衣服上、禮器配樂上有著差異。連宗廟中神主牌的祖先的供奉,天子或封國內地位最尊貴的諸侯可以「百世則遷」,但卿大夫或士的宗廟上的神主牌,就只能刻著五代祖先的名字,這就叫做「五世則遷」。然後庶人僅能「祭於寢」,在居室裡祭拜而已,沒有立宗廟的資格。

所以你要注意,宗法是相對的概念,而不是絕對的概念。


4.P.18中"西周王畿和封國內有兩個政治區域"是什麼意思??

這兩個政治區域就是「國」跟「野」,居住在國中跟近郊的人稱為國人(貴族與平民),居住在郊外的人稱為野人(土著與殷人後裔)。兩者的差別不僅是政治的,也是社會的。

士是國人的主體,服兵役作戰是重要義務。他們也有參政的權力,可以參與遷都的投票、外交的戰與和、決定君王廢立。

而野人是不准有宗法組織的,他們的宗廟往往在周人武裝殖民後就被摧毀。他們主要從事各種勞役與農業生產,而不當兵作戰。地位遠低於國人,自由也受到極大的限制。

回應你問的第五題,殷人雖然也有受到分封,但這種分封也是一種監視,殷人後裔的宗廟被摧毀,因而變成野人。為了不讓他們再爬起來,所以才會有三監(管叔、蔡叔、霍叔)的監視。


5.P.18課文說的"野人"包括土著和"殷人後裔"這是怎麼回事呢?P.15不是說"殷人後裔"有被分封嗎??

除了名詞的解釋外,以下概念常考,你可以試看看自己可不可以靠概念回答出來:

1.「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此段話代表什麼意思?

2.封建親戚,以屏藩周的意義為何?

3.「國」與「野」的不同

4.97學測第三十九題,你分辨得出來西周跟宋元明清的宗族有什麼不一樣嗎?

這個時期的宗族組織機能完整,族人間患難相助,經濟上相互依賴;族長代表本族,可率領族眾參加戰爭;若族人違反規範,就在宗廟前聚集族眾施以處罰。這種兼具政治、經濟與軍事共同體型態的宗族組織,可能出現在何時?

(A)西周                      (B)秦漢

(C)唐宋                      (D)明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