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剛開始看錫安媽媽的文章,是在一個一整夜連一個字都不想寫的夜晚。前幾天,我在電話中跟徐媽說:「我覺得自己有成長多一點點,多了一點能力處理這個題目了」。但我還是,常遇到這種什麼都擠不出來的狀況,於是乎,教學帶來的成就感總是遠大於論文所給我的。因為學生會有回饋,論文永遠只是一個人聽著深夜廣播,看著材料,開始慢慢吐絲織就也許全世界只有自己明瞭的知識網。

當我在自怨自艾時,我看了錫安媽媽的文章,我開始瞭解自己沒辦法在沈浸於懶散與悲傷。這不代表我慷他人之慨,覺得世間總是有人墊底,比自己悲傷。就像這幾天,買了這本《三十年的準備,只為你》,一字一句地看著,內心盈滿的反倒不是悲傷,而是滿滿的力量。看到的是一個倚靠信仰而從未放棄自己孩子的母親和女人,勇敢而茁壯的故事。

說不出什麼太詳細的感想,只能概略以「這是一本生命之書」帶過。我很喜歡Bechild這段話: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聖經哥林多後書第四章第七節)

我常以為要完成優美的造句容易,但要書寫深刻的生命不易;文章裡要消費苦難不難,可是要陳述得有節制不易。對於家屬日復一日的生活,閱讀起來很快,但腦海中實際演練過一次,才發現每分每秒都是煎熬,要說出自己能夠「感同身受」其實不切實際。可是我要謝謝曉然,因為她,我才看得到「錫安與我」;因為有這樣實實在在的掙扎,我才看得到容器裡的寶貝,是怎麼樣透過瓦器裡,綻放出大能力。 ──Bechild,Travel with Me版主,臨床醫師

 

在這個媒體喜愛色羶腥,或者是針對當事人痛腳報導的時代,要找到令人悲憐的故事不難,我們或許分分秒秒、時時刻刻都處在這樣的氛圍中,而要陳述自己的苦難有節制的人卻很少。錫安媽媽這本書,是個很好的示範,推薦給大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